一、什么是翡翠
对翡翠类型的划分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较多的讨论,如1996年欧阳秋眉提出依据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的成分来划分,而系统宝石学上对翡翠的定义也是以硬玉为主的由多种细小矿物级成的矿物集合体。广义上的翡翠是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也是各种颜色的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狭义的翡翠是单指绿色的宝石级硬玉岩。
世界上优质翡翠主要产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该地区的翡翠占世界翡翠产量的90%以上。
二、翡翠的矿床
分为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
原生矿也称为新坑无皮石,次生矿是翡翠成矿后经过长期风化作用,与外界的各种应力作用形成的形状各异,带皮的翡翠原料,优质的翡翠绝大部分来源于次生矿床。次生矿床又分为残坡积矿床,阶地矿床和现代冲积矿床,
翡翠分类
1. 山料,产于翡翠原生矿床,没有风化的皮壳,可直接观察到质地的优劣,矿物晶体颗粒一般较粗,透明度差,多为砖头料,质量好的比较少。
2. 山石,主要产自残坡积矿床,残坡积矿床位于翡翠原生矿床的残坡积层中,经机械风化和短距离搬运后风化,因此山石多为棱角状,风化外皮较薄。
3. 半山半水石:阶地矿床,有一定的磨圆度,质量较好,具有一层风化的皮壳,主要颜色 有黑色、白色、黄色、红色。
4. 水石:产于河床冲积矿中,呈鹅卵石,圆扁状,皮壳很薄,无皮壳可以说皮壳即是雾。这些品质一般较好。
本文所讲的具有皮壳的翡翠是指从河床、山坡和砾岩中开采出来的具有风化外皮的翡翠砾石,又称为是仔料。一块翡翠的仔料皮壳发育完整的话,分带性也明显,由外皮(皮壳),雾(中间带),玉肉(内部带)组成。
皮壳是鉴石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原石的皮壳可以推测内部颜色、裂隙,通常也称为看皮法。当翡翠具有绿色条纹或条带时,反映在皮壳上也会呈条纹和条带,当皮壳呈白色时,说明翡翠的化学成分较纯,不太可能含CR,CA,MG,FE等元素,皮壳呈黄色,褐色时暗示内部含CR,CA,MG,FE等杂质,内部呈绿色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翡翠存在裂隙也会反映到皮壳上。
三、皮壳的形成和特征
皮壳是翡翠在搬运过程中,经过侵蚀,风化等作用形成的风化层,其特征往往与原料内部的质量紧密相关,根据皮壳的粗细、均匀、松紧和翻板,可以认识翡翠内部的质地。
皮壳的特征
一)皮壳的粗细
1. 糠状皮壳。如稻壳的外壳一样的形状,呈长柱形或纤维状,且多孔,泡松,具有交织状的结构,颜色多呈黄色至黄褐色,根据糠状皮的粒度大小又分为粗糠皮,中糠皮和细糠皮。
2. 盐状皮壳
似如海水晒干后的粗盐,粒度比细糠皮小。
3. 粉状皮壳
皮壳如粉末砂粒所组成,多显灰白、黄色等颜色,也称为石灰皮。
二)皮壳的松紧
皮松者其外表的风化层往往很厚,皮质粗糙,用手指搓搓,外皮就会有砂粒脱落,反映其玉肉地子较粗糙,透明度多不好。
皮紧者,外皮的结构紧密坚实,用手指撩拨搓不掉,甚至用刀刮也比较难,证明其玉肉质地紧密,并以硬玉岩为成分,当然也要看其他因素。
三)皮壳的翻砂
外表的颗粒挺直或斜撑,侧看为参差交错,砂粒尖如芒刺,手指搓感到糙手,如果加上皮紧,手指会有刺痛感,甚至割破,可能透明度较好。
在缅甸玉石买卖中,商人对皮壳的口诀是:砂粗 肉粗;砂细 肉细;砂匀 肉匀;砂净 肉净;砂乱 底毛;砂翻 底亮;砂硬 地坚;砂泡 底嫩;砂板,底木,砂板平,贴者。
砂粗肉粗,砂细肉细,砂均肉均就是颗粒的大小与分布对原石的判断 ,砂净肉净是指杂质的影响,砂发看上去干净,玉肉部分也会相对干净,砂乱底毛,是指颗粒的排列形状对玉肉的影响,砂翻底亮,砂硬地坚是指硬玉颗粒结晶质比较好的情况 ,翡翠原石的玉肉的底藏就会相对好,翻砂透明度强,反之则差。砂泡底嫩指颗粒排列方式松散不紧密的情况 ,一般石头的种会比较嫩,反之则种老。砂板底木砂板平贴者,是指颗粒比较细,扁平排列,颗粒形状多为粒状,结晶度一般,常常玉肉的底藏不会很好,不透亮,种会嫩,反之则底藏会好。
四、皮壳的种类
以富有翡翠实战经验翡翠原石之旅的作者江镇城老先生的分类为例,他对砾石皮壳砂发、颜色、场口和鉴石指示的分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黄盐沙皮—这个盐是指石灰状物质,黄色表皮翻出黄色砂粒,好的黄盐砂皮其表层的砂粒仿佛立起来,摸上去象荔枝壳,大小一致分布均匀,说明内部的翡翠质地分而均匀,透明度好。
白砂皮—皮薄,无雾,石头表层为黄色,经刷皮后为白色。
白盐沙皮—跟黄盐砂皮概念一样,只不过是颜色上的差别,是白砂皮中的上等货。
黑乌砂皮—表皮乌黑,产量丰富。
红盐砂皮—呈红色或黄红色,淡黄红。
水翻沙皮壳—皮壳上沾似淡黄,灰白一样,一片片或一股股少数呈黄黑色或灰黄色,要砂翻的均匀。
杨梅沙皮—表面的砂粒象熟透的杨梅,暗红色,也有红黄相间或红白相间。
黄梨皮—皮如黄梨.微透明。
笋叶皮—黄白色,薄皮,有透明感。
腊肉皮—水石,皮壳红如腊肉样,光滑而透明。
老象皮:灰白色,看似老得起皱,粗糙,形如象皮。看似无沙,摸着糙手。
石灰皮:表皮如石灰,去除石灰皮层一般出现白沙皮。
铁锈皮—有铁锈色,红黄一般,一片片红黄。
得乃卡皮—外皮砂很细,破厚,如同得乃卡树皮,看起来很疏松,但实质肉细。
脱砂皮—表皮容易掉砂,多呈黄色或红黄色。
田鸡皮—表皮如田鸡,皮薄光滑,无沙有蜡壳,有透明感。
洋芋皮—皮薄微黄,形如洋芋,有透明感。
这里要讲一讲黑乌沙皮
山石,表皮乌黑,黑灰类毛料统称为黑乌沙,黑乌沙质量差别巨大,现在从砾岩中开采出来的仔料通常都带有黑色的皮壳,中国人最吃亏的就是黑乌沙石,我们在中缅边境看到的一些毛料就是黑乌沙石,比如按重量卖或1000一个的原石,也多为黑乌沙石,许多人几百元买来玩一下,基本上99%是垮,这类石产自会卡场品,多为劣质石。
如何挑选黑乌沙皮
观察黑沙的成熟程度,是否有腊壳,皮是否厚实,是否部分脱落,是否腊壳,沙粒结晶细腻,紧密匀称,为灰白色,皮壳结晶沙粒不忽大忽小,则地子可能会较好,种好,有松花、蟒时可博,若皮较薄,颜色较深,发育紧密,则种嫩底差,最好不下手。
不仅是黑乌沙皮,其他的皮壳表现特征也比较复杂,不是简单描述就可以囊括,在自然界,没有二件石头是一样的,有许多石头具有多种皮壳的复合外观,不同场口有相同外观的皮壳石头,同一个场口也有不同外观皮壳的石头,让人很难根据皮壳特征来判断场口,同样也很难仅凭场口特征推断皮壳的特征,容易造成对原石判断的失误,所以皮壳仅是一个方面,必须结合蟒带,松花,癣等指标综合判断。